陌上人如玉
公子世无双

感悟 第2页

还有肺

陌上寒阅读(2030)


天是红色的,像火焰,但更热烈

脸是红色的,像苹果,但更鲜艳

唇是红色的,像石榴,但更诱人

心是红色的,像灯笼,但更活跃

风云变幻,悲天恸地

像雷声,但更恐怖

像霹雳,但更密集

天被染成了灰色

脸被惊成了蜡色

唇被毒成了紫色

心?

没关系,还有肺

改变: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陌上寒阅读(2415)

关于舒适区边缘的理解,网络上有些图片用来形象的表示

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由内到外

  1. 舒适区
  2. 学习区/拉伸区
  3. 恐慌区/冒险区/困难区

命名虽有些差异,但是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

(本文为了统一口径,方便阅读,在此约定一下:1、舒适区;2、拉伸区;3、困难区)

舒适区

舒适区,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都认识这个区域,本能脑和情绪脑天生喜欢的一个区域,(关于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参见上一篇文章),这是一个可以让你舒服,让你“爽”的一个区域,这里可以生产创造快乐,最简单直接的快乐,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快乐,一种“低级”的、原始的享受。

拉伸区

拉伸区在舒适区和恐慌区的中间部位,是一个过渡区域,不是特别的舒服,也不会特别的困难,我们喜欢树立一个伟大目标,这个大目标很难很远,处在困难区的位置,然后将这个大而远的目标拆分成多个小目标,这个小目标相对于大目标更容易实现,这些小目标就在拉伸区。

困难区

在舒适区里直视困难区,会引起恐慌、受挫,继而又会引发逃避。

我们平时说的“跳出舒适区”,这句话现在看来似乎并不严谨,如果从舒适区突然跳到了困难区,就会这样👇👇👇

如果成功是可以量化的,我们举一个这样的例子,你是一个看重自己成功值的人,你身边的同龄人的成功值是你的100倍,你们有着相同的出身,类似的经历,反观自己,一定会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100倍的成功值在你的困难区里,这个数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时候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就是不想做

学习

有人每年会阅读几百本书,甚至更多;有人会购买很多课程,涉及方方面面;他们想做的事情就一个——学习,不停的学习,学习这件事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只是学习就一定能达到成长的目标吗?学习量决定了我们的认知范围,学习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储备,但是对于核心目标收效甚微。学习是第一步,从我们出生那天起,我们就在不断的学习。

思考

有人说,“快读书,慢思考”,读书和学习一定是好事,但应该留下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消化书中的观点,或者和朋友一起讨论。思考的范围不一定局限在书本上面,生活中有更多的事情值得我们思考。佛家所说的“禅定”,就是思考的过程。

行动

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学习,我们又用了大部分时间去思考,是时候行动起来了,如果不采取行动,学习和思考又有什么意义呢?前期的学习和思考就是为了现在行动。

改变

在行动过程中,目标可能会有偏差,在行动中学习,在思考后行动,在行动中继续学习,不断循环往复,改变,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微调偏离的目标。

学习,思考,行动,改变。需求量逐渐减小,重要性逐渐增加。

所说的这一切,都有个前提——经常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本文感悟来自《认知觉醒》

理性与感性

陌上寒阅读(2415)

理性与感性

经常有人用理性和感性去评价一个人。那理性和感性有什么区别呢?知乎上有回答。我选取了两个答案。

回答一:数学家和诗人的区别。

这个回答并没有直接回答理性与感性的区别,但是我们却能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很直观的发现二者的区别,数学家是严谨的,理性的,诗人是浪漫的,感性的。

回答二:感性以好恶决定利害,理性以利害决定好恶——没有经过理性分析,就直接判定好恶,其实是非常鲁莽的行为,所以感性思维只能拿去编故事,理性思维才能用来指导实践。

这是个高赞回答,不过这个回答有些“感性”,通过好恶(感性)来判定利害,未必是鲁莽的,也未必是错误的,感性不仅可以编故事,感性也可以创造故事,理性思维可以指导实践,感性思维也可以,同时理性的选择未必是正确的。

说到理性和感性,得先从人的大脑🧠进化说起。
人的大脑分三层,按照进化的顺序
1.本能脑
2.情绪脑
3.理智脑

本能脑

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鳄鱼🐊,蜥蜴🦎,蛇🐍),负责本能,饿了要吃,渴了要喝,遇到危险要么逃跑,要么战斗,没有情感,没有理智,所有的行为完全出自本能反应。如果把本能脑比作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没有人性的,就像影视剧里说的——畜生。

情绪脑

情绪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猫🐱,狗🐶),负责情绪。和情绪关联的,一定是比本能脑的“畜生”高级一些了。情绪脑,有了喜怒哀乐,懂得保护幼崽,保护食物,会产生情感,比如我们家里的宠物大多是猫和狗,他们能识别环境和主人,并产生依赖。

理智脑

理智脑源于灵长动物时代,负责认知,也就是我们人类独有的,也是区别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关键部分。

理智脑的控制能力很弱,起主导作用的是本能脑和情绪脑。
23:00,困了,要睡觉,这是本能脑在工作;
已经很晚了,到了睡觉的时间,应该睡觉,这是理智脑在工作;
躺在床上想看手机,从中寻找快乐,这是情绪脑在工作;
02:00,还没有睡觉,情绪脑打败了理智脑,
03:00,睡着了,本能脑发挥作用了。

饿了,要吃饭,这是本能脑,
在减肥,要少吃油腻,这是理智脑,
诱人的火锅,不吃可惜,今朝有酒今朝醉,这是情绪脑,

大脑的三个部分缺一不可,他们配合工作,达成了这样的结果,但是很明显,更多的时候是理智脑会失败,因为理智脑年轻,运行速度慢。

这个三层大脑中,他们的进化时间如下
本能脑:约3.6亿年前;
情绪脑:约2亿年前;
理智脑:约250万年前;
理智脑是最年轻的。

他们的运行速度:
本能脑和情绪脑:11000000次/秒(一千一百万次/秒);
理智脑:40次/秒
理智脑反应速度是最慢的。

理性主要由理智脑控制,感性主要有本能脑和情绪脑控制,感性和理性缺一不可。
理智更像是一个发号施令的年轻领导,但是感性这个老员工经常不受控制。他们经常博弈,互有胜负。

感性和理性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理性的生,感性的活。

我感性的写,您理性的读。

本文感悟来自《认知觉醒》大脑:重新认识你自己

坚持并不难

陌上寒阅读(823)


翻看了一本书,刚刚读完了前言,我就停止继续阅读,这是一碗香喷喷的鸡汤,鸡汤现在好像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褒义词,但是这本书的前言很实用,至少我和作者在一些观点上产生了共鸣。

放下书,急于写下这段感想。
作者对这个本书有一个基本定位——适合所有希望成长的人阅读。前言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想要变好但只知道靠毅力苦苦支撑的人”。

一次的坚持敌的过千万次的一时兴起。
坚持是一种人生态度。

有些人想在写作这条路上有所成就,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每天都在写文章;
有些人为了健康,为了减肥,每天都在健身;
有些学生为了应对考试,每天都在学习;

然而其中很多人是为了坚持而坚持,靠着自己苟延残喘的毅力苦苦坚持着,
从他们身上,总能闻到煎熬的气味。这种坚持又能持续多久呢?

我们选择了坚持,是因为我们有一颗希望成长的心。

很多人都认为续坚持只是形成习惯的一个过渡期,挺过去就会柳暗花明。但事实证明大部分人都“死”在了这个黑暗的过渡期。想在“坚持”的这条路上走的更高更远,我们必须要总结归纳一些技巧,寻找一些“捷径”。

靠毅力坚持

不可否认,靠毅力是可以实现坚持到底的,但是单纯的靠毅力坚持也是痛苦的。黄蘖禅师说过: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时间久了,我们会情不自禁的产生抵触情绪,这对我们的意志力是个巨大的考验。

不忘初心不留遗憾

当我们想要放弃时,不妨找个地方坐下来,一定要找个安静的舒服的地方,这有助于专注思考,回想一下当初下定决心的场景,是否历历在目呢?
当时下决心的初衷,是否记忆犹新呢?
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放弃的原因是什么?
  2. 当时下定决心的初衷是什么?
  3. 和初衷是否违背吗?
  4. 继续坚持会收获什么?
  5. 放弃会损失什么?
  6. 将来会后悔吗?

如果条件允许,画一个思维导图,一切都会明了。
认真回答了以上几个问题,不论选择继续坚持还是放弃,我相信,在将来都不会有遗憾。

寻找动力源

坚持这条路并不好走,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动力来支撑自己持续前进。
坚持的路上绝对不孤单,寻找那些同道中人,保持沟通交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坚持的终点或许很遥远很困难,设定一些小目标,实现起来难度不大,小目标更灵活,及时反馈。

例如坚持减肥,每个星期体重要减少多少
坚持写作的可以,每个星期阅读量要增加多少,字数要增加多少,等等。
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坚持下去的动力源,可以源源不断的给我你输送动力。

其实坚持并没有那么难,何必要单纯的靠毅力去坚持呢?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静下心来自我反省。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动力源,让自己走的更远更久。

我的小学班主任

陌上寒阅读(883)

刚刚看到swan说,关于感谢信,

想感谢的人不想写,比较排斥;

不想感谢的人又写不出来,没有值得感谢的点;

感谢信在以前很流行,现如今,一顿酒就可以表达感谢,并戴上一顶帽子–答谢宴,左边答谢,右边收红包。这很世俗,但却必不可少。

昨天是教师节,是莘莘学子表达感谢的节日,感谢教师们过去的谆谆教诲,感谢现在的循循善诱,感谢将来的春风化雨,广大人民教师们手捧鲜花,办公室里芳香四溢,花香透过窗户,飘到操场上,教室里,飘向大街小巷,千家万户。

同学们很开心,这是他们输出感谢的节日。

教师们很开心,这是他们收获荣耀的节日。

鲜花与美酒或可以表达感谢,对于感激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我有意避开教师节这样的一个节日,我写下这篇文章,以表达我对小学班主任的感激之情。她是一个豪爽而又漂亮的标准版东北女人。

当年在我们的认知里并没有班主任的概念,班主任负责教这个班的数学和语文两门课程,二年级的时候,校长在我们班里为她做了一个简短的介绍:“这是你们班的新老师,大家鼓掌欢迎”,这是俺们班的新老师,俺班老师很漂亮,为什么东北的孩子说出的话却有一股山东口音呢?这是历史原因,全校皆如此。

她是我们全班同学东北话的启蒙老师,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甚至是在批评教育我们的时候,她都说着一口标准的东北话。

记得在二年级的时候,一节语文课,课本上面画了很多家电,“从第一桌开始说你家有什么”,这似乎是一节基础版的口语表达课,第一个站起来的同学:“俺家有电视,俺家有……”,老师打断了他,“说我家有”,第二个同学:“我家有风扇,我家有电视,俺家没有电话,俺家……”,老师打断了他,“说我家有,没有的不用说。”第三个同学似乎有些紧张,站了起来,却没说话,“嗯?怎么了?”“老师,这图上的,俺家全都没有”。

这是我们第一次学习普通话。

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东北,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也是不幸的,在家里犯了错,要挨揍,在学校犯了错同样要挨揍。

五年级的时候,她认识了我们的父母,并且成了亲密战友,从父母那里获得了体罚我们的权利,大多父母都会表达一个态度,“孩子要是不老实,随便揍”,4年的时间里,全班同学不分男女,几乎都被揍过。

在当时以及现在,没有一个同学记恨她,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

多年以后,令我们引以为豪的是,我们当年学到了地道的东北脏话,

当有同学做题犯错的时候,“狗屁大咸菜”

当有同学课上别被动的回答问题而不知时,“扭扭捏捏,吭哧瘪肚”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开设了英语课,新来的英语老师是个大鼻子女人,看起来有点像个外国人。这是一个全新的课程,至少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是这样的。我们从最基本的ABC学起,这东西太难了,我们不得不在单词边上标上汉语拼音,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对这门课程没有一丝兴趣。

在一节英语课上,大鼻子女人在黑板上写英语句子,课堂下边传了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大鼻子回过头来,声音渐渐平息,转身继续写,下面又乱成了一锅粥。反复几次,最后大鼻子停止了书写,转过头来,用力的将半截粉笔甩在地上,粉笔在铺满红砖的地面上跳跃着,留下了几个白点。

她吸了吸她的大鼻子,全班安静了下来。你们二班都是些什么玩意,学习狗屁不是,又作又闹,这算是活跃吗?你们看看一班的同学们,你班老师是怎么教的你们?她嘴唇微微发抖,停顿了几分钟,课堂持续的安静了几分钟,她继续说道,每节课都这样,这课没法上了,言毕,摔门而去。黑板上留下了几个英语句子,最后一句没写完,I am a p,耀眼夺目。

几分钟后,门开了,进来的是班主任,她向我们了解了大致情况。这似乎很不合常理,她没有对我们进行批评和教育,而是拿起英语课本对我们说,这节课由我来给大家上。全班同学精神抖擞,教室里传出朗朗的阅读声,透过窗户,飘到操场上,飘到老师们的办公室里,飘向大街小巷,千家万户。

几个月后,大鼻子被辞退了。

在我们毕业几年后,班主任被调到了县里。

后来我们又步入了初中,高中,大学,我们越走越远,越走越高,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老师们,然而没有一个能像她这样,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我们,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许多年以后我和同学们聚在一起,时常回忆起小学时期的往事,总会有些感慨,当年通过体罚可以感受到老师的爱,现在体罚已被禁止,梦想着通过鲜花或是美酒得到老师的爱。

自我陶醉,痴人做梦。

原因&借口

陌上寒阅读(800)

刚刚脑子里突然出现一个问题,尽力去做一件事情,最后失败了,这个问题出现在失败以后。

寻找失败的原因
寻找失败的借口
这两句话,在表达同一件事,可给人的感觉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

原因:1.原来因为 2.造成某种结果或者引发某种事情的条件
借口:1.假托某种理由 2.假托的理由

寻找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抽丝剥茧,争取“不贰过”。

寻找借口就是在逃避面对原因,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想要找一个合理的恰当的借口,必须要对原因有着充分的深刻的理解,否则借口很难站住脚,很容易被戳破。

换种说法,如果借口很容易被识破,这个借口就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有三个
1、对失败的原因理解不透彻,没有找到正确的原因
2、敷衍,敷衍自己,敷衍失败
3、欺骗,欺骗别人,甚至欺骗自己

甩锅就是找借口的一种情况,但是,把锅甩好,绝对是个技术活

睡前总结,个人观点,对错勿怪

素质悖论

陌上寒阅读(735)


前段时间看到有人讨论一个话题
对于那种半自助的店/厅(类似星巴克)
消费后的垃圾应不应该由消费者处理
并由此来判断反应消费者素质高低
知乎上有服务员回复
这种事应该由他们处理,因为他们无事可做
因此衍生出另一个话题
下雨天不叫外卖
有人说
这种人叫圣母婊
因为雨天的配送费更高
因为收拾咖啡杯是服务员的本职工作

我对此无感
因为
我们提倡爱护公共环境卫生,不要乱扔垃圾
我们提倡节约粮食,粒粒皆辛苦
但这样做是否会影响环卫工人和农民的就业和收益呢?
这好像是一个悖论
真的吗?

天转凉

陌上寒阅读(1865)


虽然没怎么出门

但是可以感受到一天凉似一天

秋天很好

不像春天潮湿

不像夏天酷热

不像冬天干燥

最热和最冷的过渡

绿色和白色的过渡

青年到老年的过渡

希望到绝望的过渡

抓住希望的尾巴

慢慢欣赏这个秋天

幻想悖论

陌上寒阅读(626)


幻想是什么?
幻想应该是有依据的,不是无中生有的
是对需求的渴望
是对希望的赤诚
是对现实的不满
当需求在无限度的降低
当希望变的渺茫
当对现实失去信心

还会心存幻想吗?

这么说来
放弃或是丧失幻想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
幻想是奢侈品,必需品

然而希望太遥远,现实太残酷
每天掉钻进幻想的漩涡中
无法自拔
无异于白日做梦

接受现实,以现实为基础规划希望
即便白日做梦
终会梦想成真

秋意浓

陌上寒阅读(707)


暴雨应该在今夜
泛黄的叶子挂在树上
摇摇欲坠
还在留恋夏的美丽
不愿接受秋的现实
更害怕冬的残酷
它知道寒冬过后还有夏
可是
它也知道明年的夏不属于它
它不属于明年的夏

秋雨袭来
它越发的黄了